序
言
宜興,古稱陽羨,又名荊溪,境內溪山風流,鶯飛草長,銅峰蒼翠與東西兩氿交相輝映,紫砂泥質珍貴稀有,紫砂傳器獨步千秋,實屬風水獨特、鐘靈毓秀的寶地。俗話說水土育人,宜興歷來文人輩出,宰相、進士燦若星辰,書畫家也層出不窮,遠有蔣燦、蔣如奇、盧象升、周家楣等,近有徐悲鴻、錢松嵒、吳冠中等等。獨特的人文底蘊,吸引著歷史上眾多翰墨志士來宜興游歷。他們一起留下了豐碩的藝術瑰寶,激勵著后學,也為宜興成為禮儀之邦、文化之鄉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宜興的書法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大型展覽中,宜興書家數十次入展并多次摘金奪銀,在其它重大的全國性及省級展覽中也有上乘表現,其豐碩的成果在全國縣、市中屈指可數,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會員、省級會員,為培育具有宜興地域特色的書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宜興市書協十分注重與周邊縣市的交流學習,通過舉辦聯展、研討等途徑帶領會員走出宜興,拓闊視野,與國內好手交流切磋,從不故步自封。更可貴的是廣大會員不為“市場”所動,腳踏實地,潛心創作,以蘸飽激情之筆,帶來了宜興書法藝圃的春光爛漫。
而今,在宜興爭創全國書畫之鄉,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宜興市書協舉辦了第三屆書法篆刻展,這是我市書法界的一次高規格、高質量的綜合性展覽,是我市廣大書法工作者埋頭耕耘、探索追求的結晶,也是各方同心鼎力、精誠合作的結果。在這次展覽中,我們既可以看到老作者的精品力作,也可以看到一些脫穎而出的新人新作。它們或縱逸遒勁,或清麗秀俊,或敦厚樸茂,或儒雅蘊藉,格調多變,各領風騷,令人振奮。在此,我要衷心地致以祝賀,并祝愿宜興市書協及其會員在建設文化宜興的征程中取經用弘,再創佳績!
中共宜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許偉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