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3uz7j"></address>
      1. <small id="3uz7j"></small>

            <listing id="3uz7j"><div id="3uz7j"></div></listing><small id="3uz7j"></small>

               宜興書畫 > 書畫快訊

            【 2019年6月18日 】  關閉本窗口


            展  訊

            意寫群山——王輝油畫藝術展

            策展人:范迪安、徐里
            學術主持:戴士和、鄭工
            策展助理:陳熊、李小文

              主辦單位:中國油畫學會、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福清市委宣傳部、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嶺南美術館、寧波美術館、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承辦單位:福建省油畫學會、福清市文化體育局、福清市文聯、宜興市美術館(書畫院)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8日—7月18日
            展覽地點:宜興市美術館

            王輝

              王輝,1956年生于福建,1982年2月畢業于福建師范大學藝術系,F為中國油畫學會理事、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市朝陽區崔各莊地區文聯顧問。先后聘為武夷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敦煌學院客座教授研究員。福建省油畫藝委會副主任、福建省油畫學會副主席。

            前 言

            秉心養術,意寫群山——王輝的油畫藝術 

              《意寫群山》是王輝先生這些年油畫作品的一次匯展,讓畫家同仁們也讓觀眾朋友們看到他在油畫風景寫生上的豐碩成果,更展現出他在當代油畫探研上的文化理想和學術高度。
              向往自然,投身自然,研究自然,表現自然,是王輝藝術人生的主要功課。許多年來,他懷著壯心不已的豪情踏訪各地山川,從西域大荒到東海之濱,從陜北高原到南國鄉村,情系自然山水,盡寫自然風光。他寫生的動機和貫注的情感都是十分單純與純粹的,那就是對祖國山河壯美風光的真摯熱愛和對油畫風景研究創作的濃厚興致。這種單純的動機使他的藝術得自然山水之蒙養,誕生于與自然真切對話之際,充滿了鮮活的感性,這種純粹的情感使他的作品透溢出豐富的意象和飽滿的生機。在他的畫作面前,首先可以感受到他“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钡乃囆g情懷。
              王輝有著深厚的文化修養,由而一向注重以心問道,以文立意,在尋蹤風景之際抱以文化的追懷。他所畫的風景,每每在踏訪之前便作研究,了解風景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特定的歷史內涵;在取景之時更是寂然凝慮,思接千載,重在提煉景物的思想性意涵,賦予自然景色以人文的情感,使寫生的過程成為吟詠的創造,使造型的語言成為文思的載體。他的藝術風格總體上的厚重樸茂,他畫面上風起云涌的勃郁生機,都透溢出他在自然景色面前回望歷史、感懷歲月、叩問存在的深度關切,這種以思命筆的寫生之道,使他的風景之作不僅直接完成于寫生的現場,而且具有創作的主題,展現出大自然雋永的意境。
              風景無限,畫者情有獨鐘。在王輝所畫的風景中,山的景象最為豐富,這緣于他生長于閩北山區,有著觀山畫山的積累,也形成眷戀群山的情結,而中國的山形地貌之豐富,加之中國畫山水傳統之厚實,對于油畫的表達則是一個深難的課題。王輝以山為對象,志在表達山之魂魄和精神,為此注入洪荒心力。他的一個樸素而宏大的愿望是踏遍青山,或登高遠眺,或近臨體察,觀覽南北東西不同地域的山脈群巒,研摩不同的取景角度和表現方式,在宏闊的視野中傾聽大山的回響。他畫出了眼前的群山姿影和四時形態,更畫出了自己寬廣的胸臆。他以濃郁的色澤和斑斕的色彩為群山造像,于壯美的形態中凸顯崇高的美學意境,同時輔以華滋深秀的筆調,形成抒情的詩意,在當代油畫風景中堪稱獨樹一幟。
              許多年來,王輝和一大批有志于走出中國油畫當代之路的同仁們一起,以“寫意油畫”為學術目標,在探索上持之以恒。他不僅為組織各種集體活動付出大量精力,成為寫意油畫群體堅定的帶頭人,更是身體力行,在行旅中思考,在畫作中精研,達到思與情的共洽、心與手的相諧、景與境的通融。正是這種秉心養術的精神,使他的意寫群山寫出了大量的精美之作,也寫出了時代的新意。

            范迪安
            寫于2018年新春

              我與王輝同庚且同學,都是1977年進入大學學畫,在一個班。四十年后,在福清美術館再見王輝,最感慨的是他的執著力。因為執著,從不回頭,所以能踩踏出一條不斷向上延伸的藝術之路;因為執著,精益求精,所以能不斷深化創作主題,提升油畫的藝術品質。近十幾年來,這種行跡尤為顯著。無論東南西北,他的路越走越寬,而他的畫越來越值得品味。
              品味與品位,這兩個概念總是相互聯系著,而后者是對事物品質的認定,是一個評價性概念。只有高品質,才有高品味。王輝的油畫,是一個可以讓人不斷走入的山水之境。走入,并不停留在“可居可游”的層面,而是在“面對”的同時,感同身受,臆想天外。人的感受力被調動起來了,人的生活經驗被喚醒了,人的思緒也被不斷地牽引開了。作為油畫,那蘊藏在色層間的韻味與氣息,也被不斷地釋放出來。這幾年,我看王輝的畫,眼光往往會落在色層關系上,覺得他的油畫因此變得醇厚,能夠呼吸,盡管有時也會被一些干凈利落的線與筆觸劃開,但總體上的氣息是順暢的,色彩的關系,可以相互推移。推移間,有很多東西會發生變化,如空間問題。西畫的“風景”概念與中國畫的“山水”概念,其****的差異,我以為就在于空間感,由此涉及其觀察方式與表現方法,以及不同的空間觀念。所謂“立意高遠”,其意就在于謀劃,是預期也是先導。沒有預期也無法導入。這與中國畫家常說的“意在筆先”是同一意思,只是對“意”有了要求,而“高遠”二字,與人的眼界和胸懷相關。這一空間就不是自然的物理空間所能概括,也不僅僅是人單一的視域范圍所能局限。為什么王輝喜歡畫山?應該與此有關。
              《論語》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赏踺x的畫,有時山水相應,有時只見山不見水,有時也畫海,畫海港和漁輪。無論如何,山,都是王輝繪畫的主題,且延綿不斷,哪怕是一段崖壁或山間的幾壟田畝,都有無盡伸展的可能。記得1984年第六屆全國美展,他入選的一張畫,畫的就是閩北的深山坳,題為“通往牛跡潭的山道”。這與他目前所畫的黃山、黃河,以及黃土高坡與青藏高原,畫面氣勢完全不同,繪畫的水平也不在一個層面上,但有一點不變,就是有關“山”的主題。山,在王輝的心中就是一片廣袤的大地,無非是平坦與起伏的變化而已。凸起呈現的是高度,而平展呈現的是寬度,或者是深度。我看王輝的畫,更在意于其深度,是在平面中往縱深推移的那一維度,既是視覺的也是心理的,如“幽深”或“彌遠”所產生的審美效應。這見之于《通往牛跡潭的山道》,亦見之于近幾年《天與地》的系列畫作。王輝依戀的,還是生于斯長于斯的大地。王輝總是腳踏實地的做人或從藝,他的厚道,也正源于此。
              王輝見人,總是笑嘻嘻的,和藹可親,而骨子里卻有一股韌勁。這一點,成就了王輝和他的油畫。執著不易,而執著又有成就者,更為不易,F在我們見到是一位成熟的王輝,有個性有理想有追求的王輝,行筆所至而洋洋灑灑的王輝。王輝的“意寫”群山,對他的人生是一番逍遙游,而我們走入展廳,所觸動的可能卻是自我對人生的另一番感悟。謹此為序。

            鄭工
            2018年2月9日于北京

            [ 周 ]

             

            樱花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1. <address id="3uz7j"></address>
              1. <small id="3uz7j"></small>

                    <listing id="3uz7j"><div id="3uz7j"></div></listing><small id="3uz7j"></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