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一個觀點從宜興書畫網走向全國
——關于徐悲鴻一文的更正
周健人
2001年我編寫介紹徐悲鴻及宜興徐悲鴻紀念館的網頁文章,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這一觀點和表述,是由我個人首次提出,在此之前的任何文章中未見出現過,F在,這一觀點已在全國各地得到廣泛認可。但在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兩個版本,對此有必要加以說明和澄清。
當時為制作徐悲鴻網頁所需,我查找了很多關于徐悲鴻的文章,但沒有現成的文章適于我網頁所用。尤其是這些文章對徐悲鴻的評價用語,或覺得不夠份量,或有語境的原因不適使用。這些評價用語多為十幾年前、幾十年前的,我認為應該隨時代發展而對歷史人物有新的認識和評價。所以我編寫這篇文章時,參考了以前的一些提法,如“一代宗師”、“中國近代畫之父”等,再加上自己對徐悲鴻的理解,提出了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這樣一種表述方式。(完整的評價用語是:“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為求慎重,我還就這一觀點與宜興美術界多人進行過探討,均得到贊同。
但文章第一次上網時,我遺漏了“事業”兩字,誤成了“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后來我作了更正,卻發現更正前的文章已被宜興政府網、宜興檔案網轉載,并被全國各地許多網站轉載!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這句不夠恰當的表述,接著又出現在人民日報的文章中,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歲月如歌》欄目組拍攝的《大師的鄉情——徐悲鴻與宜興》專題片中,后又出現在宜興徐悲鴻廣場徐悲鴻塑像和新建的蛟橋碑廊這兩處文字說明中。
何以說“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表述不當?因為雖只“事業”兩字之差,但區別很大,還會引起歧義。
一是,“現代美術”這一用語,在美術史論中,往往等同于“現代繪畫”、“現代藝術”、“現代派”這些概念,是指一種藝術流派,即人們通常說的“抽象派”(其實所謂“抽象派”只是現代藝術諸多流派中的一種)。例如同為宜興籍畫家吳大羽,我們說他是“中國現代繪畫的奠基人之一”,吳大羽就是畫抽象畫的。而在徐悲鴻一文中顯然不是這層意思,因此“現代美術”這易于混淆概念的用詞應予避免。
二是,“美術事業”比“美術”含義更為廣泛,更能概括徐悲鴻的成就和貢獻。徐悲鴻的成就和貢獻不僅于他的繪畫作品,還包括他的美術理論、教育思想、人才培養,以及他的政治立場、社會活動等諸多方面;徐悲鴻在解放前的中國美術界即有很大影響,尤其是解放后,是徐悲鴻主持了新中國美術事業的初創和美術隊伍的建設;徐悲鴻之后,是徐悲鴻的學生和追隨者,秉承了徐悲鴻的美術思想,在中國美術界長期處于主流地位。徐悲鴻對新中國美術事業的貢獻是開創性的,無于倫比,影響深遠。所以,“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這樣的表述,才能更全面概括徐悲鴻的多方面貢獻。
我的這一觀點和文章已在全國各地產生了廣泛影響。以百度搜索為例,用“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作關鍵詞,可搜索到2430篇網頁;用“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作關鍵詞,可搜索到3240篇網頁。(Google中搜索結果分別為454000項和36300項。)從搜索中可得知,有關專家或領導、一些出版物和報刊文章都采用了這個觀點。僅這件事也說明了宜興書畫網的廣泛影響力。但是這一觀點卻存在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我認為是不夠恰當的版本也到處流傳,我為之深感遺憾。經聯系,宜興政府網、宜興檔案網等一些網站早已作了更正,在此希望有關網站和其他媒體也能就此一表述予以更正。
值得一提的是:
●新華社網站新華網、人民日報網站人民網對徐悲鴻的介紹,都全文采用了我的這篇文章。
●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2006年在其著作《文化時空》(江蘇人民出版社)一書中關于徐悲鴻的論述,取材于我這篇文章,包括“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這句話。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2005年在紀念徐悲鴻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稿,第一段取材于我編寫的宜興徐悲鴻紀念館介紹一文,包括這一觀點。
(此文寫于2008年3月)
附錄:
**************************************************
新華網、人民網、宜興政府網、宜興檔案網全文刊載宜興書畫網徐悲鴻介紹一文: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6-07/19/content_4853138.htm
人民網 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39486/39498/2929070.html
宜興政府網 http://www.yixing.gov.cn/gb/zgyx/yxgk/yxmr/userobject1ai8469.html
宜興檔案網 http://www.yxarchive.gov.cn/show_info07.asp?id=916&iid=160
**************************************************
2001年宜興書畫網徐悲鴻介紹全文: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范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并自修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并游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后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后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谷諔馉幈l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搏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范,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后》、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征和標志。
徐悲鴻長期致力于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許多已成為著名藝術家,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干。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愿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余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徐悲鴻故居被辟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
(注:此文有2處現已更改:“1895--1953”更改為“1895—1953”;“1919年赴法國留學,1923年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更改為“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
2006年江蘇省文化廳廳長章劍華著作《文化時空》(江蘇人民出版社)節錄:
徐悲鴻與《奔馬圖》。宜興人徐悲鴻,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中國畫《奔馬圖》、《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尤其是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征和標志。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
**************************************************
2001年宜興書畫網宜興徐悲鴻紀念館介紹全文: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橋人,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徐悲鴻的一生,以他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杰出的藝術成就和對中國美術事業的卓越貢獻,深為世人敬仰。
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座落在宜興亦園內,1988年10月26日開館,著名書畫家吳作人題寫館名。館內常年陳列徐悲鴻生平介紹及其書畫作品,并陳列有徐悲鴻的學生及當代著名書畫家吳作人、李可染、黃胄、沙孟海、費新我等書畫作品。開館以來,已接待觀眾十余萬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李瑞環、喬石、宋平,書畫界名人錢紹武、廖靜文、尹瘦石等,以及許多海外朋友,都曾光臨本館,F被命名為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宜興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宜興是徐悲鴻的故鄉,宜興人民為家鄉哺育出這樣卓越的藝術大師而感到光榮、自豪。徐悲鴻的光輝業績永載史冊,并將永遠激勵家鄉人民奮發向上,開拓前進。
2005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在紀念徐悲鴻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暨大型畫集《中國藝壇巨匠徐悲鴻》首發式上講話第一段:
徐先生是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長,第一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他的一生,以他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杰出的藝術成就和對中國美術事業的卓越貢獻,深為世人敬仰。雖然去世已50年,但我們仍然懷念他。
**************************************************
2004年中央電視臺三頻道《歲月如歌》欄目組拍攝《大師的鄉情——徐悲鴻與宜興》專題片由趙曉梅撰寫的劇情文稿摘錄:(以下設色字部分均取自宜興書畫網原文)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中國現代美術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第一任中央美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宜興是徐悲鴻的故鄉,宜興人民為家鄉哺育出這樣卓越的藝術大師而感到光榮、自豪。家鄉人民建造的徐悲鴻紀念館。紀念館座落在宜興亦園內,1988年10月26日開館,著名書畫家吳作人題寫館名。館內常年陳列徐悲鴻生平介紹及其書畫作品,并陳列有徐悲鴻的學生及當代著名書畫家吳作人、李可染、黃胄、沙孟海、費新我等書畫作品。”
“杰出的藝術大師錢松嵒、吳大羽、尹瘦石、吳冠中等,都是宜興籍人士。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像宜興這樣涌現出這么多成就卓著的書畫藝術家,是極罕見的。”
“……杰出的藝術成就和對中國美術事業的卓越貢獻,深為世人敬仰,激動著成千上萬觀眾的心靈,引起人們對他深深的懷念。徐悲鴻的光輝業績永載史冊,并將永遠激勵家鄉人民奮發向上,開拓前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