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dress id="3uz7j"></address>
      1. <small id="3uz7j"></small>

            <listing id="3uz7j"><div id="3uz7j"></div></listing><small id="3uz7j"></small>

               宜興書畫 > 書畫文苑

            【 2015年7月2日 】  關閉本窗口


            觀張六弢兄新作

            薛龍春

              四年前,六弢兄來南京來工作時,我曾經勸告他,要忙人之所閑,閑人之所忙,不要借書法院這個平臺到處拋頭露面,更不要隨意拜訪結納。別人可以這么做,可他若這么做,便是暴殄天物。時間是最精貴的東西,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做足功夫,也就沒什么剩余了。 

              這四年中,我有一年多在國外,即使在家的時候,也很少聽到六弢兄的消息。偶爾碰面或是通電話,六弢談的最多的是他最近的工作安排,或是下一步的創作計劃,看得出他身在鬧市,卻做到了用志不分。朋友們過去談起六弢,不外乎此人才氣大、功力深,而如今,他更加沉靜,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明確而堅決了。 

              多年前,在六弢的展覽會上,我曾經說,他是國內少有的在碑學與帖學上都下過苦功的書家,對于古典形式資源,他能夠信手拈來,且用得恰到好處,同齡人中罕有其儔。從某種角度說,書法是一種游戲,如果取法單一,能拿來變戲法的東西就少,不免捉襟見肘。游戲是不是值得觀賞,豐富性與難度無疑是重要的指標。不過雖然取法浩繁,但六弢從不炒雜燴,他一直將節奏作為組織作品的核心,無論何種書體,何種尺幅,何種表現方式,一望而知是他的節奏。這種把握能力多少與他對音樂的酷愛和對旋律的敏感有關。 

              現在擺在六弢面前的問題,不是再多臨幾部帖,也不是強化作品的視覺表現力。恰恰相反,他需要弱化他的“來歷”,并且擺脫對表現性的過分迷戀,而將經營的重心轉移到文化意味的自然表達。書法之可觀,除了可見的形式之外,還有需要高度的文化修養才能體驗的妙趣——無論對于作者還是觀者。這種妙趣,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意到筆不到”,在中國文化史上,筆到意不到自是等諸自鄶,意到筆亦到也不是最理想的狀態,而意到筆不到——從形式上看也許是有缺陷的、未完成的——卻能展現更多想象和玩味的空間。六弢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在他的最近的創作中,我看到他開始了一些新嘗試:比如,對于篇章他并沒有明確的構思,而是隨意立一筆,然后聽其生發,不以視覺上的妍媸為計較;他也不費力捉筆,而是在揮運的過程中因勢利導,松弛與瞬間的發力相糾相合,虛實由此劃然而生。我好幾次見六弢揮毫,全然沒有筆陣鏘鏘的意思,但作風更大氣,字也余味漸濃。 

              如果說我有什么新的建議,我希望六弢兄不要將太多時間用在寫字上,而應該多讀些無用的書,并且從歷史的(而不僅是美學的)角度思考書法的流變。當有一天,他沉浸于思考之中,安然而心喜,我相信那便是他奔逸絕塵,而眾人瞠乎其后的時候了。

              (作者系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

              張六弢,1966年1月生于江蘇宜興,1984年至1992年在張渚工人文化宮工作,1992年至2011年8月在宜興市總工會工作,現就職于江蘇省國畫院江蘇省書法院,任江蘇省書法院創作部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理事,無錫市書法家協會藝術顧問,無錫市政協委員,宜興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 來源:宜興日報 ]

             

             

            樱花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1. <address id="3uz7j"></address>
              1. <small id="3uz7j"></small>

                    <listing id="3uz7j"><div id="3uz7j"></div></listing><small id="3uz7j"></small>